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
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拓展梯次利用场景,并着力突破退役
电池无损检测、资源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待国家层面统一标准出台后,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也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攀升,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正释放积极信号,尤其是动力电池回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动力电池成本占整车的近40%,而构成动力电池的镍、钴、锰等有色金属以及锂等均可回收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还有效防止了这些元素污染环境。
无论是出于原材料降本还是环保要求考虑,动力电池回收都势必会成为一大热门产业。
应收尽收
同样是在吹风会上,发言人介绍称,2022年我国回收利用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达到了10.2万吨,2023年1-5月份,回收利用了11.5万吨,回收步伐明显加快。从目前全国的情况看,基本上做到了“应收尽收”。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全国范围内共建成一万多个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覆盖了31个省。
不过与之相对的是,企业目前在动力电池拆解及其中关键要素回收率仍稍显不足。目前,国内技术先进的企业镍钴资源回收利用率在95%左右,锂的回收也在90%以上,落后一点的企业锂资源回收利用率可能回收70%-80%,彼时之间水平差异较大,这就带来整体回收率提升发力的问题。
也正因如此,国家层面除了出台政策鼓励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也对行业提出了更高技术及入门要求。截至2022年12月,工信部已遴选出四批共88家白名单,其中比较熟知的有邦普循环(宁德时代旗下)、格林美、比亚迪等。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发言人表示,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系统部署、协同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环保门槛
另,由于废旧动力电池本身具有危废属性,在生产及处理时更应兼顾环境要求。欧盟于近期通过了一项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增加了碳足迹等要求,并由“指令”变为“法规”。按照新法,电动汽车电池与可充电工业电池计算产品生产周期的碳足迹,未满足相关碳足迹要求的,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
对于动力电池出口商而言,海外市场拓展在即,作为主要贸易伙伴之一的欧盟此时颁布新的电池环保法,无疑将会对企业造成新的生产成本压力。当然,为促进国内“双碳”目标实现,新能源汽车行业减排也是无从逃避。该方面,宁德时代依然走在前列。年4月,宁德时代公布了零碳战略,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大量工业4.0工具进行系统性降碳,预计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为呼应全球市场,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宣布,将号召企业一起编制碳足迹计算方法,并与欧盟对接争取互认。技术层面,工信部则表示将支持退役电池柔性拆解、高效再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培育壮大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