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工业电器网>资讯列表>海得控制2022年净利1.42亿,同比增长5.44%

企业推荐

更多

海得控制2022年净利1.42亿,同比增长5.44%

2023年05月09日 14:12:45 人气: 118 来源: 仪表网
  【仪表网 行业财报】4月27日晚,海得控制(002184)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6亿元,同比增长8.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5.44%。
 
  2022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显现,海外需求持续收缩,国内生产和消费受到较大影响,不确定因素对宏观经济的扰动加剧,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回落。
 
  报告期内,外部环境的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开展充满挑战。公司在2021年度对未来研发和市场的预先投入,未能在2022年相关业务中体现期望的业绩,公司平均有效工作时间明显低于往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压力,公司牢牢把握市场需求阶段性反弹和经济趋暖复苏的有利时机,聚焦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把握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结合国家相关产业鼓励政策,因势而为,顺势而上,在确保合同履约和客户服务的前提下,保障重点客户和重点工程合同的执行,并大力开展国产替代及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行业应用验证,为自动化、信息化业务的发展增添自主可控的技术手段和产品手段;大力开展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目标的储能市场开发,为新能源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总体而言,2022年在充满各种挑战的情况下,公司各级组织在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最终全年实现整体经营业绩同比增长的经营结果。其中,工业信息化业务、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同比略有下降;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同比显著增长。
 
  报告期内,工业信息化业务以 “一张坚强柔性的工业网络、一个专业开放的软件中台、一套集散可信的计算平台”为业务方向,着力开展工业网络通讯、网络安全、控制软件与工业计算产品基于国产芯片的开发与迭代工作。
 
  报告期内,轨道交通、能源(煤矿)、高速公路、港口等传统优势行业所涉及的工业网络、工业软件、工业计算等智能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销售和服务收入由于人员流动困难、工程实施延迟或基建项目开工不足等因素造成同比下降;冶金、管廊等行业的无人化控制和智慧网络系统业务收入和制药设备行业工业软件销售收入同比保持增长;面向国际高端制造 OEM 客户智能成套业务受供应链紊乱和物流不畅等影响,导致交付率下降,收入同比下降。面对行业需求和行业周期的变化,公司下半年从绩效考核的各项权重入手,依据对行业资源和竞争优势的分析,及时调整销售组织结构,强调团队合作,鼓励开发行业新应用,创造新案例,绩效考评注重兼顾团队与个人,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主要是为机械设备制造行业 OEM 用户和电力、交通、市政等项目市场的电气成套商与系统集成商等用户,提供可帮助用户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等智能制造基础能力的电气与自动化产品的配套与服务。报告期内,因供应链紊乱问题导致供应商无法按时按量交付电子类产品,叠加整体需求下降、物流不畅等困难因素,导致设备制造业OEM 用户产品配套业务同比下降;工程项目配套业务同比下降。
 
  公司新能源业务致力于零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为零碳能源领域提供优质的电力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新能源风机变流器业务保持同比增长。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37GW。公司在 2022 年风电变流器产品实际发货容量约 7.6GW,公司依然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头部设备供应商的市场地位。新能源储能业务带动公司整体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增长,并对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资料显示,海得控制主营业务涵盖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工业信息化业务、新能源业务等三大板块。业务分别是为设备制造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场景提供综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为工厂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利用同属自动化领域范畴的电力电子技术为新能源电力及源网荷储提供专用设备及系统等。
 
  同日,海得控制公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 6.09 亿元,同比增长 36.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02.12 万元,同比增长 45.15%;基本每股收益 0.0569 元。
关键词: 海得控制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